100%

  ●得一錄卷十四

  呂氏鄉約

  保甲章程

  雙惜扶顛局規約

  ○呂氏鄉約

  卷十四之一

  國家立法治民。明刑弼教之外。月吉懸書。木鐸徇路。皆所以納民於軌物也。後世教化漸衰。民多放逸。有王法所不能及者。有心人關懷風教為之立規定制以濟王法之窮。固都人士之責。亦賢有司之所樂為提倡也。述呂氏鄉鈞。

  宋藍田呂氏兄弟四人。大中大防大臨大約。皆從伊川橫渠兩先生學。德行道藝萃於一門。為鄉人所敬信。爰為立約以期同歸於善。其約有四。一曰德業相勸。二曰過失相規。三曰禮俗相交。四曰患難相恤。眾推有齒德者一人為直約正。有學行者二人副之。約中月輪一人為直月。置三籍。凡願入約者書於一籍。德業可勸者書於一籍。過失可規者書於一籍。直月掌之。月終則以告於約正。而授於其次。

  德業相勸

  過失相規

  禮俗相交

  患難相恤

  附慈谿縣鄉約示諭

  計開條約

  鄉約公據式

  鄉約所攷

  宣講鄉約新定條規

  附鄉約會講變通法

  宣講鄉約聚人之法

  附錫金鄉約局規條

  憲示

  △德業相勸

  見善必行  聞過必改  能治其身  能治其家

  能事父兄  能待妻妾  能教子弟  能御童僕

  能事長上  能睦親故  能擇交遊  能守廉介

  能廣施惠  能受寄託  能救患難  能導人為善

  能規人過失 能為人謀事 能為眾集事 能解鬬爭

  能决是非  能興利除害 能居官舉職

  至於讀書治田。營家濟物。畏法令。謹租賦。好禮樂射御書數之類。皆可為之。非此之類皆為無益

  右件德業。同約之人各自進修。互相勸勉。會集之日。相與推其能者書於籍。以警勵其不能者。

  △過失相規 【 犯義之過六不修之過五】

  酗博鬬訟 訟。謂告人罪惡意在害人。誣賴爭訴得已不巳者若事干負累。及為人侵損而訴之者非

  行止踰違 踰禮違法。眾惡皆是。

  行不恭遜 侮慢齒德者。持人短長者。恃強陵人者。知過不改聞諫愈甚者

  言不忠信 或為人謀事。陷人於惡。或與人要約退即背之、或妄說事端熒惑眾聽者

  造言誣毀 語人過惡。以無為有。以小為大或作嘲咏匿名文書。及發揚人之私隱

  營私太甚 與人交易傷於掊克。專務進取不恤餘事。及無故而好干求假貸受人寄託而有所欺者。以上犯義之過

  交非其人 所交不限士庶但凶惡及遊惰無行眾所不齒者。不得已而暫往還者非。

  遊戲怠惰

  動作無儀 謂進退太疏野。及不恭者。不當言而言及當言不言者。衣冠太華飾及全不完整者。不衣冠而入街市者。

  臨事不恪 □事廢忘期會後時臨事怠惰者。

  用度不節 以上不修之過

  右件過失。同約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規戒。小則密規之。大則眾戒之。不聽。則會集之曰直月告於約正。約正以義理誨諭之。謝過請改。則書於籍以俟。其爭辨不服與終不能改者。聽其出約。

  △禮俗相交

  尊幼輩行與父同行及長於已二十歲以上曰尊者長於己。十歲以上與兄同行曰長者。年上下不滿十歲曰敵者。少於己十歲以下曰少者。少於己二十歲以下曰幼者。○以上凡五等

  造請拜揖 凡少者幼者於尊者長者。歲首冬至四孟月朔□見賀謝皆為禮見。此外候問起居質疑白事。及赴請召皆為燕見。尊者受謁不報。長者歲首冬至書牓子報之。餘令子弟以己名牓子代行。○凡敵者歲首冬至辭見賀謝相往還○凡見尊者長者門外下馬。俟於外。次升堂禮見四拜。燕見不拜。退則主人送於廡下。○凡見敵者門外下馬。俟於廡下。禮見則再拜。退則主人請就階上馬。

  請召迎送 凡請尊長飲食親往投書。既來赴。明日親往謝之。召敵者以書簡。明日交使相謝。召少者用客目。明日客親往謝。○凡聚會皆鄉人則坐以齒。若有親則別敘。若有他客有爵者則坐以爵。若特請召。或迎勞出餞皆以專召者為上客□□禮則□家為上客、皆不以齒爵為序、○凡有遠出遠歸者則□送之、或五里三里各期會於一處。有飲食則就飲食之。少者以下俟其既歸又至其家省之。

  慶弔贈遺 凡同約有吉事則慶之。有凶事則弔之。每家只家長。一人與同約者。俱往。其書問亦如之。若家長有故或與所慶弔者不相接。則其次者當之。○凡慶禮如常儀。有贈物。或其家力有不足則為之借助器用及為營幹。○凡弔禮初喪未易服。則率同約深衣往哭之。且助其凡百經營之事、士人成服則相率素服具酒果食物往奠之。及葬又相率致賵俟發引則素服而送之。○凡喪家不可具酒食衣服以待弔客。弔客亦不可受。

  右禮俗相交之事。直月主之。有期日者為之期日。當糾集者督其違慢。凡不如約者。以告於約正而告之。且書於籍。

  △患難相恤

  水火 小則遣人救之。甚則親往多率人救且弔之。

  盜賊 近者同力追捕。有力者為告之官司。其家貧則為之助出募賞。

  疾病 小則遣人問之。甚則為訪醫藥貧則助其養疾之費。

  死喪 闕□則助其幹辦乏財則賻贈借貸

  孤弱 孤遺無依者。若能自贍則為之區處。稽其出內。或聞於官司。或擇人教之及為求婚姻貧者協力濟之。無令失所。有侵欺之者、力為辯理稍長而放逸不檢、亦防察約朿之。無令陷於不義。

  誣枉 有為人誣托過惡不能自伸者。勢可以聞於官府。則為言之、有方略可以救解則為解之。或其家因而失所者。眾共以財濟之。

  貧乏 有安貧守分而生計大不足者。眾以財濟之、或為之假貸置產以歲月償之。

  右患難。相恤之事。凡同約者財物器用車馬人僕。皆有無相假。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則不必借。可借而不借。及踰期不還。及損壞借物者。書於籍。隣里或有緩急。雖非同約。而聞知亦當救助。或不能救助。則為之告於同約而謀之。有能如此者。則亦書其善於籍以告鄉人。

  △附慈谿縣鄉約示諭

  慈谿縣正堂宋□為勸行鄉約以安民業以厚風俗事。慈邑向敦禮教。俗厚民安。近有花會廟會擒詐等項。為害匪淺。本縣到任以來。業經嚴捕。其風頓息。誠恐本原未清。或生萌蘖。為此勸諭闔邑紳耆。協保舉行鄉約。謹立條程。以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守望相助。毋習賭博。毋留匪類。毋縱訛詐。毋好爭訟為則。而益以嚴禁溺女勸辨保嬰以全生命。使之各安本業。各存惻隱。成為禮義之鄉。不特本縣之幸。抑亦爾闔邑之福也。倘有抗違等情。許約長直入面稟。在胥役地保。不准分毫需索。速速遵行。無違特示。

  △計開條約

  一德業相勸。禮義廉恥。人之恆心。士農工商。人之恆業。於此不勉。必至習于匪類。將見士弄刀筆農習遊蕩。工商務為淫巧。人心風俗不可問矣。凡同約之人。宜以此勸戒毋使貽害鄉鄰。不可遏抑。

  一過失相規。過失之來。人所難免。惟隨時改過。庶為完人。但當局者昏。旁觀者清。凡同約之人。宜忠告善道。使之痛改前非。不可狥情姑縱。以致陷于罪戾。

  一禮俗相交。睦婣任恤。責有難辭。凡在鄉鄰。宜思周急以全分誼。不可吝于資財。視同陌路。至交際往來。宜務儉約不可崇尚時樣。以致極盛難繼。

  一守望相助。鄰里之常。以錢相勸。未免藉端滋擾。凡約內之人。每戶登名簿籍。給籤一支。燈籠一管。即以耒耜為器械。倘有不戒。各戶宜聞鑼奔赴。不得躲避。并不得索謝。無故不到者稟究。如有折傷等情。殷戶宜醵錢調泊。

  一毋習賭博。賭博二字。即拐騙之別名。一經賭博。則存心凶險。家業難成。甚至引類聚黨。圖害鄉鄰。如花會廟會等項。舟車畢集。比戶囂然。奸淫竊盜。從此滋生。數年以後。戶口凋殘。風俗頹敗。成何鄉邑。凡同約之人。宜各相勸戒。不可姑縱。如敢抗違稟究。

  一毋留匪類。商旅寄寓。原無足怪。獨有匪類。不工不商逗留閒宕。凶險難測。究其因由。害在窩留之家。倘屋宇寬綽。宜問明來厯。果屬善良。方許居住。如敢抗違稟究。

  一毋縱圖詐。良善之人。係一鄉之望。正宜愛養培植。庶幾善人日眾。方成仁里。若誣良欺善。動行圖詐。地方成為惡藪。不測之禍從此滋生。凡在約中。宜平心理處。繼 以錢相勸。如敢抗違稟究。

  一毋好爭訟。橫逆之來。各宜自訟。毋得訟人。况情恕理遣。訟無不解。恣意健訟。必致危亡。凡同約之人。須各相勸戒。萬一情不可容。亦須通知同約理處。徑行控告。許約長稟處。

  一嚴禁溺女律載溺殺子女者。照故殺子孫例。杖六十徒二年。穩婆下手溺死者。絞罪。須知天地好生。最重人命。天生人殺。是謂逆天。逆天者亡。一定之理。本縣久已嚴行示諭。此番並諭鄉約正實力勸導。俾男婦老幼。人人知顯有王法。幽有慘報。庶愚民知所戒懼。於以全生命而召天和。實為地方之福。如有冥頑無知。仍蹈故習者。許鄉正鄰右地保稟控。定當照例治罪。决不姑寬。

  一勸辨保嬰民間溺女有實係貧苦力不能養者。地方紳士宜首為倡導。設法集捐。仿照無錫保嬰會章程辦理。許臨產報明局中准給米一斗錢二百文。按月給付。以五月為止。五月之後如實□不能養。即為代送育嬰堂。該董如能實力遵辨。挽回惡俗見有成效者。定當給匾優獎。咸豐五年六月  日給

  △鄉約公據式

  立鄉約  都   啚約長   同約

  等奉

  邑尊勸諭舉行鄉約凡同約之人各宜恪守條程協力奉行互相勸戒毋得疏忽如有抗違等情公同稟究立此鄉約兩本一本呈 縣一本存約長此約

  咸豐五年 月  日立鄉約約長某某

  同約某某等

  △鄉約所攷 【 采常熟縣志】

  攷周禮地官。司徒掌邦國家之教令。分遣鄉師各掌所治之教。凡四時徵令有常者。以木鐸狥於 朝。歲時巡國及野。黨正屬民讀邦法糾戒之。此後世鄉約之制所由昉也。明高帝製教民榜六條。設州縣鄉約所。月吉有司臨蒞講所。宣諭勸戒。俾民圜觀而竦聽焉。亦猶古讀法巡國之遺意也。國朝更定彝憲。彰明六禮七教。而為十有六條。其所以禁民惡迪民善者意深切矣。越在下邑。奉行之勤。惟賢令長是賴。否則循為具文。輒舉而輒廢者有之矣。今知縣楊振藻實心教民。正已化俗。力舉講約之政。慮鄉隅遼遠。煌煌聖謨未及周知。爰擇神宮佛宇。凡六十四處。所定八卦。以定八方。每所各頒鐸書。編列某所某號。懸額以垂永久。俾遐邇相率。翕然從風。聖世之覺民。與賢侯之善俗。並有徵焉。故詳列之如左。

  西北乾號鄉約所八    正北坎號鄉約所八

  東北艮號鄉約所八    正東震號鄉約所八

  東南巽號鄉約所八    正南離號鄉約所八

  西南坤號鄉約所八    正西兌號鄉約所八

  △宣講鄉約新定條規

  一鄉約為化導鄉愚起見。當此時勢。尤宜實力奉行。從邑城首先倡率。設鄉約總局。選舉公正經董捐集經費。專辦化導事宜。以作四鄉表率。務須出以誠敬之心視為至要至急大事。不得仍蹈故習。致成具文。

  一鄉約舊制。邑城四門暨各鄉社廟俱有鄉約所匾額。為朔望會講之所。又有申明亭。有事則地方父老在此剖理地方曲直。標記善惡人姓名。宣講則責歸約正。及鄉飲賓。今則半歸湮沒。良規久廢民俗愈漓。現擬漸次興復。邑城四門。以及各鄉擇社廟公所。修復鄉約所匾額。重建申明亭以復舊制。

  一局中另聘公正誠篤之士二人。或四人。名為約正。分值四鄉會同各鄉圖董振興鄉約。挨圖輪流會講。其赴鄉舟車供應。每日酌定若干。悉由總局開支。該鄉無須供應絲毫。致滋浮議。或該鄉有好善之士。能自愿捐資貼補總局經費。則聽其便。

  一公局所聘約正。分赴各鄉。首先倡導。各董會同耆老士民。整肅衣冠齊集公所。靜候聽講。不得推諉誤公講畢即與該鄉父老董事 就該鄉公舉老成敦品之人。作為鄉約長。平時就各村坊朔望輪流會講。年終則考核該鄉約長所講事宜。庶有倡有和。不致一暴十寒俾時時提醒人人感動

  一每鄉須先請學官臨講一次。以便會集紳董。傳呼地保。訪問地方利弊。其盤費亦由局酌定。或邑尊能親自臨鄉一次。尤見隆重。能視斯民如家人父子。召諸父老。訪問民間疾苦講說善言登高而呼其感化更當神速

  一宣講聖諭惟直解最為明徹。惟恐照本讀去。鄉民尚未能盡解故必須參以方言里語罕譬曲喻引古証今反覆開導方能聳聽尤須按切地方風俗對症發藥惕以王法動以人情警以天理更曉以果報務使聽者於歡欣鼓舞之中有感動奮發之意斯為得之

  一聘號約正。必須品學兼優。為眾信服者由公局紳董延請。由縣給與諭帖其脩脯則照義塾師例酌量按季致送。每歲正月十五日開講。周流各鄉圖。除農忙及酷暑雨雪不能從事外。通年共計若干日。另用一冊注明某月某日在某鄉某圖某村與鄉董耆老某某等會講立議。以徵功課。年終核對。有能勤於從事。實有成效者。由縣給與匾額。或加送節儀。以酬勞苦。或有人浮於額。不妨向神前拈□為定。庶免濫竿。或自揣不耐勞苦。許本人告退。以敦禮讓。

  一宣講儀制。隔宿失張掛縣示。宜就寺院寬大之所供設萬歲牌。旁設小檯。排列几案。官紳耆老約正。以次行禮。禮畢官紳耆老皆席地坐。擊鐘鳴鼓。約正登檯擊節止喧。高聲宣講。務宜莊容正體。以肅觀瞻。

  一開講時。恐人多厖雜。致聽者混淆。須另舉一二人主張料理。高聲約束。更僱把門使二人。只准放進。不准放出。儻有人語喧譁。致亂講規。即行喝止。男女則分東西立。不得稍混。有不服者立逐之庶浮囂可靖。

  一約正每到一鄉。先訪問該鄉利弊與同人議立禁約。次訪地方孝子悌弟貞女節婦事實送總局以便彙齊請旌。

  一宣講過於拘方。則人易生厭。立讀一刻後可請官紳起而從便或內堂小坐。然後主講者可從容坐談。每講一則。必舉眼前果報一二條。以示証據參以描摹點染動以活潑天機使環聽者不致倦而思散然又不可竟類俳優伎倆致生狎玩又恐講說過多難於持久。必另有佐講之人。俾更班接續。互相推演。以三炷香為限。講畢即將所訪地方節孝之人。對眾揄揚。並訪問該處善惡報應近事。不妨各述所知。以資引証。以聳聽聞總期鼓動人心潛移默化不得草草塞責。便為了事

  一宣講之法須因人人所明者以曉之第一先提重天地君親師大恩如何報答。則良心天理自然感動。說到

  恩。則厯言國家愛民如子之至意。見得君父並重。忠孝同源。婉轉曲喻。反覆開導以期觸動天良激發忠義

  一孝為百行之先。乃人生第一要事即是人生一點良心孝可以治天下。孝可以息紛爭。孝可以挽刼運。故教孝一事。不妨言重詞覆。旁引曲証。一切善事。都以孝字速其力行。一切不善。都以孝字動其改悔。源頭立論。易於感動。在宣講者自得之。

  一會講頻頻。須每期更換說法。若襲舊說。兩三期即將生厭。蓋謂予前次己聞而知之矣。故必須更易地方。更換說法。又須先期貼出。某日講某某幾條。或講某某書篇。講某某故事。某某近事。欲聽者務須早集。尤須參入新奇動聽報應近事數條。以廣招來。

  一地方各種善舉。宜隨時勸導。量力施行。而寡婦孤兒。苟有不得其所。怨鬱之氣。最戾天和。故恤嫠恤孤。尤宜早為設法。宣講時留心查問。約有若干。勸有力者酌量周濟。倣高忠憲公同善會例。廣集善會。或捐一文願。十文願。集少成多。按月送給孤寡各戶保全清節。扶植單寒。最為極大陰德。至其他善舉。如養老恤嬰掩埋助葬積穀備荒築堤開港救火扶病種種有益地方之事實足培養生機潛消刼運亦宜隨力興舉使人人知力行善事造福更無限量

  一地方惡俗。如不孝不悌。糾眾械鬬。淫書淫畫。淫戲攤簧。欺寡逼醮。溺女焚棺。窩匪誘賭。殺牛宰犬。粘鳥、捕蛙、焚林竭澤種種削伐元氣之事久干天怒易召天殃宜嚴立議約永遠禁革官禁不如私禁不妨立碑遵行庶風俗可以整齊奸民知所歛跡一善書為聖教羽翼。公局宜酌擇簡明切要善本。隨力捐資。刊刻分送各館師。勸之以時講說。多備勸善畵張。分貼各神廟。同善會向有會講語。當時局中隨即刊板分送。携歸粘壁。可以照式刻送。庶為鄉約默助。

  一鄉約欲圖久遠必須有一定經費。可以開支。方可奉行不替。各鄉宜另籌公項。或集分。或輪值。每講一次。經費數百文作為香燭茶水辛工之用 耆老士民衣冠來集者。或備茶點必先有凖備。不致臨時無措。如有劇分作會者。亦見向善之誠。各從其便。

  一鄉約局門首。署鄉約總局匾額。旁用簽貼大字。書本局奉憲采訪孝子悌弟貞女節婦事實。另一行書本局奉憲收燬淫書淫畵弔銷板片酌量給價。另立一碑。奉憲永禁花鼓攤箕演戲。並禁誨盜誨淫等戲。如違立提嚴辦遏邪扶正允宜實力奉行

  一局中設立各種冊簿。一冊采訪節孝事畧。一冊記地方風俗。一冊書各鄉見聞善惡報應近驗。一冊記出入細數。一冊記講約生赴鄉宣講功課。一冊記獎勵善類。一冊記懲戒兇惡。一冊記示諭文書底稿。一冊登記收捐。一冊記鄉董到局。會敘輪流日期。一冊記刻印各種善書散佈細目。庶有條不紊日後可憑核實。

  一年歲豐歉。為小民第一倚賴要事。每逢暘雨不時。地方官固應循例祈求即紳董士民。亦宜一體誠求。斷屠齋戒早晚對天拈香叩首。一面刻單飛佈各鄉照會鄉董。以期各發善心。庶□心感格。轉歉為豐。如遇疫氣流行。火災示兆。以及江潮泛溢。皆可照例祈求。一體商辦。夫求雨求晴之典。我上猶且躬親叩禱。為民請命我等士民事關切己豈反可漠然坐視耶積至誠用大德以結天心端在乎此此鄉約局同人所宜協力襄贊者

  一局中每月除朔望宣講外。或另有同人約集。講說勸善新書中前言往行。或講本邑故事。尤為信而有徵。如錫金則有梁溪前鑒錄。 【 江邑則有江上遺聞及府縣志中忠義事實皆可】 或感應篇陰騭文直講圖說。以及古今稗官野史中之足資勸懲者。均可隨時演講。此則可不必拘拘宣講儀制。可以環坐而聽。啜茗劇談。

  一聘請約正。須論功受祿。其或不能終年從事每月僅能從事數日。則議定每節致送束脩若干兩。或約定終年從事。而或不能如約。則脩儀亦宜自請酌减。蓋此係公事。非可以虛文相視。約正皆係誠實耿介之人。必不肯無功受祿。致滋局外者以口實。其去就之間。亦宜本人自存謙退。庶不失約正身分。至各鄉所舉約長。每月宣講幾日。則該鄉自行承辦其節儀或送或否。則聽各鄉自議。

  一殺刼之來。多由人世殺生太過所致。此理既無人見信。禍到臨頭應知自悔好生之念足以上格天心故宣講時須明白曉諭少殺生靈實培元化刼中要事也。切不可以其說近二氏而遂忽置之。

  一世間溺女惡俗。最戾天和是殺生中之最大者各省民間比比皆是計每歲淹溺嬰命何啻數十萬積茲怨毒釀為妖氛須知人命關天。勝造浮圖七級。故所到之處須留心訪問有無此等風氣。必須盡力苦勸一舉可保全無數嬰孩性命體天地好生之德即以感召天和造福真為無量

  掩骼埋胔。是禳災化沴中一大事。故所到該鄉。一面勸說。一面與地方同人商議。設法掩埋。查一圖中暴露若干。即可協力興辦。藉以鼓動善機。

  一械鬬爭執。鄉愚惡習。動輒讓成人命。總由一時之忿不肯忍耐所致。故講約時亦須重言申明。

  一鄉愚無知。動以人命圖賴。甚至有聳其老父邁母。向人家肆鬧此其心為何如心。充其心是忍死其父母而快我報復之心也即科以逆倫之罪亦不為過故講約時亦必先為道破。

  一字穀實人世至寶。允宜敬惜。鄉民多不加意。講約時須重言之。

  一牛為大牢。本非小民所得食。暨犬能守夜。蛙能捕蝗均屬有功人世。講約時均宜勸人早戒

  一鄉間少善醫者。故凡遇難產。或五絕。或急痧。皆束手無策講約時亦可即事指點示以急救之法

  一與人為善。期有實效如遇寒冬。則勸人施衣施粥。炎夏。則勸人施藥施茶。遇水火偏災。則勸人賑濟。遇孤寡或貧病則隨緣勸助總期於人有益庶幾物我皆春

  一約正約長。雖秉公持正而遇有民間詞訟諸事。無容強為處分。正宜善言勸化使之默感潛消。因而寢訟息爭。固是美事。倘或執迷不悟。亦只宜聽官長公斷不宜稍有干與。若民間詞訟。有牽約正約長名目公局中自可稟請示禁。

  一鄉約既行後。即可就其中兼行保甲。責成鄉圖董地保里長。竭力遵辦各約正協同查究自有實效向來各州縣示諭重重而奉行。者往往不力。原其故。多由於立法之太煩。立言之不切。以致人人畏縮茲有極簡極切保甲法。隨地無不樂於從事。另附規條於後以備采擇。

  一每屆年終。局中官紳主講生。并各鄉約正董事。恭請邑廟拈香將功課簿暨出入細數收捐細數各賬。焚化 神前。以昭誠信。局中鄉先達。如欲鼓舞後進。振頓士風。宜每月會講一次。約諸少年士子。環集一堂或講學問。或講經傳、或講經濟、總期黜華崇實文行兼修。以為四民凖則。或聘請四方宿學。輪流請赴。善易者即請講易。善詩者即請講詩。通理學者即請講理學。善古文者即請講古文。先期貼出本局某日恭請某先生講說某某經書。凡我同人偕來會講云云。如是則鄉約與講學兼行。士習亦與民風均厚矣。

  △附鄉約會講變通法

  人情厭故喜新習久易生怠忽。聽古樂則倦而欲臥。自古已然。何况今日。是以近世俗尚。如迎神賽會花燈歌舞演戲唱曲。一切無益有損之事。則趨之若鶩。即如僧家說法。羽士談經亦且環集而聽。娓娓不倦。而於鄉約之舉。為地方風化所關。反以為老生常談。偏不肯破半日工夫偕來集會。輕薄者以為迂濶。耽逸者不耐厭煩風俗至此可勝浩嘆然時勢至此舍勸善之外更無別法彼雖呼而不覺而呼者之意愈殷彼雖招之不來而招者之心愈苦病勢雖急藥不可離但期有益於人何妨變通從事自古聖人立□。從俗從宜。不為己甚王道不外人情因勢乃可利導魯人獵較。孔子亦獵較。聖人於風俗所尚。苟無大害。不難降格而就即於其中默用斡旋補救之法不必斤斤固執致吾道仍多扞格也赤子匍匐將入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此時救之之法不妨百計千方以求有濟鄉約規條己備。恐有難於通行之處。特另附變通法。隨時隨地可以酌定。惟會心者采擇焉。

  鄉約舊例朔望宣講邑城官長親臨。尚多奉行不廢。若鄉間勢必不行。蓋人情厭常好異無所為而為之。三五次必將厭倦。是故初行之時。聽者以千計。再亦以百計。又再則數十計。又其後則必至人跡希少。幾以為老生常談。群相掩耳矣。聽者既少。則講者亦必敗興。鄉約之以所厯久多廢者職是故也。窃意鄉民之所最信者。神佛賽會。往往雲集輻輳。至再至三而不厭。蓋世風所尚。則相率奔趨。雖費盡工夫財力。亦所甘心。原其故。則或以求福。或以禳災。或趨熱鬧。或樂新奇。故令人比戶偕來。樂於從事又如諸神誕日。各有香會。鄉民醵分赴會。不一而足。要皆忙裡偷閒。篤信不疑。不敢或慢。若乘此時登檯宣講。則環觀羣聽者必多。且神佛當前。善言尤易感動。嘗攷明儒高忠憲公有四季會講之例。不疏不密。最為可法。今擬仿其其意。每圖每年舉行鄉約。以四次為率。兩次則借徑惜字會。兩次則借徑惜穀會。乘舉會之日。約令通圖老幼男婦。咸來聽講。歲以為例。善會不廢。則鄉約亦可期永遠遵行。不致懈怠乘機開導因乎時宜。但則聽者多多何妨變通從事借徑而行無不可引歸正路。識者諒之

  一每圖每年舉惜字會二次。先期訂約。該處士民恭詣文昌宮拈香。素麵一敘。具疏告神、立願惜字外。館師則立願盡心教誨其餘則立願常說好話。各發善心。神前書押各願轉相勸化由是而宣講善言、俾人人習聞互相傳說。則善言幾於充滿鄉曲矣。其各人香資。則臨時公議。

  一每圖每年舉惜穀會二次即藉以行春祈秋報之禮。亦可就此時定講勸善即事指點。言尤易入。亦為化俗良法。

  一司講者苟留心勸化則隨時隨地各有機緣。如神誕集塲勝會。青苗狼籍。歲時伏臘。苟羣相類聚。皆可就便講說不必拘拘成格也。

  一鄉約中可兼訓子弟法。凡地方孤寒子弟。未經入塾者。不知凡幾。若欲設義學以教之。即設千百處亦難遍及。莫若就鄉約時約令來集。聽講半日善言。學習子弟規矩。傍晚各給予點心錢十四文。歸家各令向父母尊長前叩首。不遵規矩者斥之。敬聽能覆講者另賞之。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半日善言終身有益所費有限獲益無窮勝於終年入義學。而曾不一為講解者鄉約所到之處。又可約各塾師會講。各率子弟會集一堂互相勸勉。以盡心訓誨之道。蓋塾師教訓關係終身成敗塾師善教一生可成就子弟數百人為益正非淺鮮故會講之法。急宜推行。

  一省垣五方雜處。易成朋黨。易起釁端。此中查訪難周。最難安放。窃意各省有各省會館。各行有各行會館。各歸各幫。尤易彈壓。宜於會館中擇賢董數人。專司勸導。每逢月朔日。各會館宣講館約。凡本幫人一體齊集聽講。記名入冊。有不到者。即飭查。三次不到。即屏斥。或資遣回籍如此則以本地之良民化本地之□民提綱挈領默化潛移必有範我馳驅之妙雖五方雜處。亦不足患也。

  △宣講鄉約聚人之法

  人情習見習聞。厯久必生厭倦。宣講鄉約雖為大典。然聽之者兩三次後。即以為不過尔尔。不欲再聽矣。日講時闇淡無華。即無以聳鄉人之耳目。宜將古今善惡果報圖繪成大幅。加以采色。則遠近男婦。必將奔走偕來。環觀群聽矣。從此即事指點。曲為說法。庶幾耳濡目染。必有默化潛移之妙。聞有逢期宣講。用清道旗擡萬歲牌張黃傘鳴鑼前導。以赴講所者并有備坐橙茶水。以招徠聽講者。亦此意也。

  △附錫金鄉約局規條

  無錫金匱縣正堂吳錢示。今將會同紳董議定舉行鄉約章程開列於左

  一立總局以統鄉城也。總局現設錫境西北三圖。真應道院。因居城中。往來甚便。每逢朔望。本二縣及紳董到局。齊赴鄉約所。龍牌前。行三跪九叩禮。宣講聖諭廣訓。席地聽講。士民毌得擁擠喧譁。違者有罰。至一切有益地方興利除弊公事。宜俟講畢後。在局中秉公會議。

  一城廂分設鄉約所以便宣講也。城中設崇安寺。東里設延壽司廟。南里設於張王廟。西里設於東平王廟。北里設社公廟。朔望輪流。屆期本二縣及紳董偕赴宣講。勸導。至鄉間各圖鄉約所。亦必敬設龍牌凡朔望日。鄉約長及圖董。行三跪九叩禮。然後宣講。

  一立局必延請紳董。以專辦理也。本二縣延請紳董開局。每鄉公舉扇董數人。至各圖董事。須扇董察訪。每圖公舉數人報縣。以便襄理本圖事宜。

  一局中請公正練達約正六人。常川赴鄉倡導。會同鄉董。按圖輪流宣講。該鄉則每上下扇內。公舉公正老成鄉約長二人。

  一鄉間必按圖扇以分宣講也。錫金二縣分十六區為十六扇。每扇約二十餘圖。局中約正自備舟車。赴鄉協同本圖鄉約長。及董事紳耆。齊集公所。宣講。議定章程。除總局約正。一年兩次按圖會講外。每逢朔望定期。 【 朔日某圖望日某圖】 董事協同該圖紳耆。齊集公所。宣講開導。

  一鄉董必輪流赴局。以便會議也。每扇一年分兩季到局。豫定各扇赴局日期。每逢朔日。 【 錫邑一扇金邑一扇】 望日亦然。屆期扇董於赴局前一日。約齊本扇各圖董事。及城鄉各鄉約長。在本扇公所先行會議地方一切除弊興利等事。至期扇董約同圖董四五人。及城鄉約長。同赴總局。將各圖所議之事。報明以便商酌舉行。其一切經費。各就本圖集捐。量力酌辦。至一年後。各圖行有成效。如果輸將踴躍。訟獄衰息。該圖董扇董等。定加獎勵。以償其辛勤。并為他圖效法

  一鄉間必親到宣講。以示鄭重也。本二縣政務紛繁。難於遍及。擬每年春秋兩季。會同紳董。每扇就大鎮地方。親到一次。率同宣講。又請 學師各扇輪流親到一次。以通民情。以示鼓勵。一經費必須節儉。以期永久也。總局約正赴鄉宣講。歲無暇日。故總局須酌送脩金。本扇鄉約長。僅在該扇各圖輪挨。朔望宣講。其應送節金與否。鄉董自行酌定。於總局無關。至局中約正紳董下鄉船隻。供應俱由總局開支。各扇無須供應。至扇董圖董及城鄉約長。按季分期到局。局中供給便飯。倘有別故到局者。槩不供應以杜浮費。庶此舉可以永久。

  一鄉間必照例勸懲。以期感化也。凡各圖孝子梯弟貞女節婦。無論存歿採訪事蹟。造冊報局登記總簿。先由本二縣給匾獎勵。或赴鄉時。式廬展墓俟彙集總數。當為具題。請旨建坊旌表。又地方善舉。如保嬰養老敬節恤孤惜字放生掩埋助葬救火備荒等事。隨時隨地舉行。其中尤為出力者。亦由縣給匾獎勵。倘圖中有花鼓攤簧。及宰牛賭場窩匪等事。不必拘定朔望兩期。圖董當即會同扇董。及城鄉約長隨時報局。同總局紳董會議查辦。亦隨時稟明其餘訟事。局中概不與聞。

  一立局必籌經費。以圖永久也此局為弭患救災濟急要。務實與保衛局表裡相輔而行。允宜和衷共濟。本二縣每年各捐廉一百千文為倡。此係善舉。並不勉強。書捐。各紳董均須酌量勸捐。各就親友中同志好善者。互相敦勸。隨愿捐助。庶經費充裕。此局可垂永久。

  一總局必請司事。以專責成也。局中請司事一人。管理局中雜務。酌送辛俸。其出入銀錢賬目。局董分期查核。又僱局使一人。以便差遣。又局中由本二縣撥書差各一名。朔望到局聽候。

  一局中必有總冊記錄。以便核實也。總局約正各立一冊。注明某日在某圖宣講。按季繳局。通年以二百日為率。至局中司事。出入銀錢賬目。逐月開明清冊。以便年終查核。就邑廟祀 神報銷。以昭大公。

  以上規條十二則。各宜遵照舉行。其中因地制宜之處。亦可凖情酌理參以變通。總期協力奉行。功歸實際庶不負我

  國家化民成俗之至意。幸甚。

  咸豐五年七月      日示

  △憲示

  江蘇常州府無錫金匱縣正堂加十級紀錄十次吳錢為遵行鄉約。以正人心而厚風化事照得風俗係乎人心。人心由於教化。人心不正。風俗因之敗壞。故欲敦風俗。先正人心。欲正人心。先行鄉約。恭讀聖祖仁皇帝訓諭十六條。為萬世生民熟籌深計。故鄉約一事。實應永遠宣講。實力奉行。上年欽奉上諭通飭各直省州縣。興復鄉約。一體遵行。仰見我皇上化民成俗之至意。茲又奉本府正堂色 札奉提督學院奎 札飭各府州縣。分諭各善堂紳董妥議章程遵奉宣講。並仿照明儒高忠憲公同善會會講之法分別遵辦。以期感召天和。轉移風化。各在案。况當此天心告警。寇患未平。正宜上下虔脩。知危知懼。父詔兄勉。相勸為善。冀以弭天災而消人禍。查學宮書院。所以化導。士子。鄉約之行。所以化導愚民。而化導之方。端在士子。念爾蚩愚。無人開導。終身夢夢。遂致觸禁抵網。累及身家。深堪憐憫。睹茲習俗。情切悚惶。欲振頹風。莫如鄉約。似迂實切。似緩實迫。消沴氣而召天和。端賴乎此。本二縣自到任以來。夙夜兢兢。深願與爾士民。恐懼脩省。以迓天庥。除延董設局。妥議章程。分別舉行外。為此出示曉諭。城鄉居民人等知悉。爾等各圖先行趕緊公舉老成圖董。並延請品學兼優堪勝講生之任者。造冊送局。察訪呈縣以便隨時給發章程各就圖內。宣講開導。本二縣實為爾等轉移風化。弭災消患起見。所望各發天良。實力奉行。庶幾感召天和。潛消戾氣。於爾士民有厚望焉。其各凜遵。毌違特示。

  咸豐五年五月      日示

  ○保甲章程

  卷十四之二

  為政首在安良。安良必先除暴。盜賊不弭。良民無從安枕。一經發覺輾轉□害。累及無辜官長既增□入之愆。閭閻更切株連之懼此中分別而剔除之非賢父母之責而誰責耶述保甲章程。

  常郡實行保甲啟

  △常郡實行保甲啟

  啟者保甲之法弭盜安良。立法最為盡善。咸豐二年。因賊氛逼近。欽遵諭旨城鄉一例舉行。而日久懈生。仍復虛應故事。甚且疑為無益殊不知良莠不分則良必為莠累本年屢奉欽差大臣向及撫部院吉。 來札。稱賊易服改裝。四出勾結。愚民受其煽惑。往往陷入黨中。即如上年姜芳□等。竟至謀為大逆。伏受重誅。更有可慮者。從逆之人。心同梟獍。一經刑訊。肆意妄扳即清白安分之人。而素未能共見共聞。即隣里出結相保亦属不能湔洗。惟行保甲之法。則平日行為踪跡。著於簿籍。眾所同知。遇有冤扳誣誑之人。牌甲長即可持門牌戶籍。具其平日行止據實申明免提免究而外來奸究。及素行不端之徒。亦斷不能匿跡閭閻致遭擾害。此皆本局同人。目擊近日情形實有非此不能保全良善綏靖城鄉者特此剴切勸諭。名為保人。實以自保。幸勿畏難玩視。一旦飛禍臨身。噬臍莫及。謹白。

  一保甲之法。每十家為一牌。牌設一長。百家為一甲。甲設一長。牌長甲長。須擇剛方正直之人。如十家之中。有犯後條聚賭等事者。左右鄰告知牌長。牌長轉告甲長甲長查訪確切。輕者會商圖董訓懲。其抗違難化者。轉白總局。送官究辦倘知情狥隱不告左右鄰及牌長甲長俱議重罰。至窩藏奸細。本人以通賊論。房屋入官。十家連坐。

  一挨戶填註男婦姓氏年歲執業。及僕婢姓名。并填左右鄰姓氏。再由牌甲長詳查無訛。填於十家牌。交董照填總冊。送局呈縣蓋印仍由董事赴局領回。分散甲長懸掛各戶門首。十家牌懸於牌長之門。戶口冊存縣備查。

  一所編之戶。如有出外生理者。須告知牌甲長。現赴何方。作何生理。填寫總冊。牌甲長仍須不時查察觀其往返踪跡。如遇形跡可疑。即行暗記。告知圖董查訪。轉達鄉董。

  一稽查之法紳戶大戶稽查中戶小戶。大戶紳戶則互相稽察。牌長每日稽查。甲長則五日抽查。牌長與甲長十日聚一次。甲長與圖董。半月聚一次。圖董與鄉董一月聚一次。遇有懶惰狥隱。察出公同議罰至客寓寺觀最易藏奸客寓則設循環簿。著令房主逐日登記。責成甲長。不時查察。寺觀須另擇一人。專司查察之事。亦須每日稽查。如有游民立即驅逐。匪徒解官研究。其孤廟無人管理者。概行封鎖

  一大戶每有數宅同居者。同姓以家長為主。祗算一家。異姓則各編各戶。其牌俱掛門首。以便查核。至小村畸零戶口。即應遵照四併六分舊章辦理。

  一鄉間聚賭漁利。引誘愚民。草竊奸宄。皆起於此。其甚者唱演攤簧。聚引博徒外來奸民。尤易混跡。最為可惡。永宜禁止牌長甲長當隨地嚴查。鄉黨亦須隨時察究。如有抗違不遵。為城中訪聞者。除送縣重懲外。罰錢充公。

  一匪徒從逆。包藏禍心。一遇摘發。則報怨扳仇。無所不至。一立保甲。則甲內稽甲內之人。匪類既無所容。設有誣枉甲牌長察其含冤令左右十家環保由甲長圖董轉告總局。公同具呈保釋庶無瓜蔓株連之害。

  一盜賊為民間大害。最宜同心守望。遇有黑夜刼掠強徒。一經風聞。即鳴亂鑼為號。各甲皆出救護如獲盜一名解案公局賞錢五十千。或當時不能擒獲乘其退而追尾其後因而追還財物者。賞錢三十千或能陰尾賊後得其踪跡。即能破案者。賞錢十千。如此則各甲齊心不必約朿驅策自見人人思奮矣。

  一偶有警報各村巷各須懸燈一盞。各家輪番巡更以備不虞。倘有事端。鄰甲坐視不救者。公議重罰。

  以上各條。簡便易行。並無擾害洵為除暴安良要法。幸有心人隨地照辦。

  ○雙惜扶顛局規約

  卷十四之三

  人生困厄之遭曰顛躓。曰顛連。而在窮途流落者為尤甚。不有以扶之。恐一蹶不振。終身廢棄良可憫巳。顧世路嶮巇。中道失步者比比皆是。實有扶之不勝扶。且扶之不任扶者。於是有妙其扶之術而一舉兩得者。是可仿行也。擬雙惜扶顛局規約。

  扶顛局小引

  規條

  推廣扶顛局條目

  借資作本說

  △扶顛局小引

  嗚呼。生人之苦至窮途流落之人亦甚矣。或尋親不遇。歸計難求。或薦引乏人。傭工無主。或營生缺本。告貸鮮通。旅况淒涼。擬托沿門之鉢。羞顏澀縮。怕吹入市之蕭俗所謂跌仆曰失路者。此類是也。此其人概名之曰顛顛而不扶。焉用彼相。周任為相者言之而不獨相也上洋為通商大口。五方雜處。流落尤多。失業窮黎比比皆是。蓬首垢面。幾同萍梗之飄。骨立肌銷。類屬翳桑之餓。固多沿路告哀呼號永日。向隅飲泣。過問無人矣。然而中途失步。豈遂甘墮深坑。苦海將沉。疇不望登彼岸。所苦者飽思一飯。度日維艱。囊乏半文。思歸徒切。縱使計然有術。藉手無由。即令毛遂多能。處錐何地。苟舒冷眼。所需本属無多。稍動熱腸。培植當復不少。此扶顛局之設所以為此間要務也。茲擬集資設局以惜字惜米為首務而即以窮途流落之輩入局充工日給工食錢百文。每日止付五十文俾資食用。一月之後。應付工錢一千五百文。兩月即可得三千文。欲回里者盤川有著。欲經營者小本裕如。且小試兩月。勤惰可知。即代作曹邱。亦可無慮。如此更班迭換。可以源源汲引。纔經提挈。即獲超升。大法力佛手垂援。真功德茲航普度。分西江之勺□。涸鮒重甦。挹南國之微薰。凍蠅立起。權宜方便。一舉而兩善兼該委曲成全。雙惜即孤煢□路。當亦有心人所樂於贊助也。謹啟。

  △規條

  一局設某地。公捐善願。即擇窮途流落之人辦理惜字。惜粒事宜。司事督率工人。分段收拾零星棄字。狼籍米粒。日付飯食錢每名五十文。如能實力承辦。則每日准存工錢五十文。滿月即存一千五百文。兩月得錢三千文即可作路費或資本。不致終為流丐。既惜字粒。又濟窮途。一舉兩得。洵稱創舉。 【 每月工錢若干不必先與說明】

  一惜字以拾取牆角灰堆零星拋棄為要。每日早起分派收拾或有污穢另行收存。以花椒湯洗淨。晒乾焚化。以昭誠敬。

  一惜米以打掃各碼頭各街路零星狼籍為要。一人領同數人。各持箕帚。分頭掃取。擕歸淘洗。晒乾收存。

  一每日所收字粒。各人若干。晚歸時。司事必領向 神前。焚香叩首呈繳見數。如或怠惰。惟神是究。俾知戒勉。有能格外勤力者。另加優獎。

  一城廂內外鋪戶棧家。每日遺剩飯食。往往任意拋棄。實為造孽。擬另遣工人挑擔收取。如僧家盞飯例。俾免狼籍。收歸入局。晒乾收存。作為冬月煮粥濟貧之用。

  △推廣扶顛局條目

  雙惜會作扶顛局。洵為一舉兩得。惟恐來者眾多。雙惜事宜不不能多用工人。又不忍不代為設法。俾各有謀生之路。因附、推廣各條於後。

  一代作薦主幫作小工。以應得工錢存積兩月。如包飯、者除每日給付飯錢外。餘錢亦代為存積。俟滿兩月給還。

  一開作坊收留失業之人。擇其事之易為而可以流通者。如□坊礱坊、做蒲鞋、做紙錠、打緶、絞繩、收買亂磚、收買草藥料、耕種牧牛等類。皆人人所能為但得代為設法。代為轉運自然各有生計。不致終於廢棄矣。

  大戶、大典棧、大行店、大作坊、大作塲、狼籍米粒飯糝最多。宜另僱失業窮老。專司打掃收拾惜米惜字事宜。 【 所燒稻草每日摘淨所吃飯米每日揀淨】 在主人多養一吃閒飯人。一年所費無幾。而代為。惜無窮之福既濟貧又惜福一舉兩善洵為極大陰功局中人眾即可代為分薦作惜穀工人。善有同心。定多感動。

  一各柴行及窑塲所有稻麥草。其中穀粒必多。局中人可分派各行戶。代為揀凈柴上遺穀。或攤出拍打。將所收穀粒收回。充公行善。另給工食。核所得穀粒以抵工食。所貼無多。此須稟明官長。以便分派。否則善勸各行。各修各德。必有信從者。

  一以工代賑事甚多。如打掃街道垃圾。修補道路缺陷。剪除碍道荊棘。掩埋荒野暴露。添設古廟靈籤???司香火。興修渡船。俾撐駕餬口。均属一舉兩得。隨地可行。惟在有心人曲為設法耳。一每見窮丐乞食。必有所挾以動人者。方能有求必應如能念經。能宣卷。能說好話。或掛閻王軸。或說偈言。或唱因果。則到處有人施錢給飯。竊意凡遇此輩。各為教習熱練。如經卷木魚閻王軸等類。所費無幾。而丐者得此行乞。自可不愁凍餓。權巧方便。惟有心人不憚煩瑣。代為圖之。亦最下扶顛之一法也。

  一失業孤煢。倘有患病。無人照料。往往、起。須另為設法扶持。給以醫藥。俾能就痊。或勸其於病中立大誓願。自願一生敬惜字紙五穀。即為代求神廟仙方。病愈之後。令其專惜字米以完夙願。當必格外加勤。不敢怠誤。或生平有無忤逆邪淫煙賭諸習。尤須令其痛心立誓。方有生路。則養也而教在其中矣。

  △借資作本說 【 營生無本則束手坐困借給些些便堪養活】

  現在失業窮民比比皆是若輩有耳目手足。皆能肩挑貿易。營生餬口。所苦者乏本耳。而其本又不在多也。所少者三千二千耳。有三千二千文便可自餬其口。并可贍養其家而借貸無人束手坐困久之漸流為丐。運耶命耶。亦人事有未至也。茲擬倡一借本營生局。或獨力承當。或集眾公辦。許附近失業窮民。覓保來局。借錢若干。 【 少則數百多不過三千】 每借錢一百。繳利半文。惟須每日將本錢或存貨呈繳取信。以察誠偽。人不論異鄉土著。但有保人。即准借給。此中可扶植多少窮民。雖取利而不失為方便者。惟有心人早圖之。

  湖北李某、家小康。嘗以錢數百千出借。其借??厺只准借肩挑貿易之人。但有人作保即借之。錢不得過二千。每借錢一千每日繳大錢十一文或十日并繳錢一百十文以百日為繳清或每日繳大錢十文以百二十日為止亦可惟不准稍欠。如實在虧本。或病不能作活者。另出期票而緩其利。一時因借謀生者甚眾。久之得利甚厚。有忌之者。以重利盤剝告於官、官拘李至李屈於法而無詞。未幾署外大譁。詢之。則有數百人各肩肩擔呼冤。官大訝問故。則皆曰我等窮人步擔肩挑為活。欲借小本作營生。無人肯借。若非李先生借錢。我等何以養家餬口。每日出利。我等自願。今反以害李先生。我等何安。有罪我等請同當之。毋令李先生獨受苦也。官得其情。立即開釋而斥訐告者。眾人始散。後李公家財頓發。而扁擔之名。由是傳為佳話云。